日本成人一级片,日韩视频第一页,成人免费久久网,三男一女互舔高潮视频,一本色道综合久久欧美日韩精品,国产精品探花在线播放,日韩免费成人在线

歡迎訪問“中國水利”網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準許從事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業(yè)務的網站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10120170019
   
         
 
 
         
 
 
 
 
 
福建寧德:一區(qū)一園一世遺 水情教育展新姿
 
分享到:
2020-10-23

  □本報記者 張智杰 鄭舒 繆見武

  隨著福建省寧德市水情教育的廣泛開展,多個水情教育基地已投入使用,初步形成了“一區(qū)一園一世遺”的水情教育格局,展現出了新時代水情教育的別樣風采。

  水土保持示范園區(qū)

  九都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園區(qū)位于蕉城區(qū)九都鎮(zhèn),是寧德市創(chuàng)建的首個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園區(qū),園區(qū)面積52.37公頃,由寧德市水利局、蕉城區(qū)水利局和九都鎮(zhèn)政府共同籌建。

  園區(qū)內設有水?破战逃⒖蒲性囼、治理示范、植物園、休閑觀光5個功能區(qū),建有氣象站、科普館、人工模擬降雨徑流小區(qū)、植物根系觀測箱等基礎設施,通過結合安全生態(tài)水系試點項目建設成果,對水保綜合治理進行提升設計,為水土保持理論和技術的集成、提升、示范、推廣和應用提供平臺,對區(qū)域生態(tài)環(huán)境建設及經濟發(fā)展起到典型示范和輻射帶動作用。

  寧德市還對照國家級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園考評標準,不僅著力將園區(qū)打造成為黨員干部學習習近平新時代生態(tài)文明建設思想的陣地,而且建設成青少年學習水文化與水土保持基礎知識的第二課堂。

  2019年7月,“福建省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在九都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園區(qū)正式掛牌。園區(qū)內除了有圖文并茂的教材內容,還配套有多種方式的互動研學體驗,如多媒體沙盤、VR體驗設備、人體水分測量儀等,這些項目將教學與實踐相結合,融入體驗,整體編排生動活潑、寓教于樂,實踐性強,并設有專業(yè)解說人員為中小學生提供詳細專業(yè)的解說。

  該基地研學課程體系分為小學、中學兩大部分,針對不同學齡段的學生,園區(qū)設計了側重不同的三條研學路線。其中小學學齡段研學路線為:洋中坂國家水文站—水?蒲性囼瀰^(qū)—水?破震^,目標是以節(jié)水優(yōu)先為主題,普及少兒水情教育。中學學齡段研學路線共有兩條:一條以水保生態(tài)文明建設為主,普及水土保持的重要性以及水保新技術、新工藝等,具體為水?萍际痉秷@內科普館—科普長廊—科研試驗區(qū)—治理示范區(qū)—植物園區(qū)—休閑觀光區(qū);另一條為黃鞠水利—洋中坂國家水文站—水?破震^,主要以水文化、水情教育為主,引導青少年了解、學習閩東水文化、節(jié)水水情,樹立保護水資源觀念。

  目前,九都水土保持科技園區(qū)已與寧德市黨校、九都中學、福建農林大學等學校合作,開展水土保持科技與水情教育活動,每年可接待五六千人次。

  河長制主題公園

  2019年9月,福安市茜安水利文化主題公園竣工并正式投入使用。這是寧德市依托賽江一級支流茜洋溪和茜安水利工程興建的首個水利文化主題公園。

  建于1958年的茜安水利工程是寧德市第一個大型水利灌溉工程,碧水奔流至今六十余載,潤澤閩東百姓,被群眾稱為“閩東紅旗渠”。當年,福安市廣大干群和水利技術人員艱苦奮斗無私奉獻,鏖戰(zhàn)150天完成65公里灌渠及建筑物,灌溉面積6萬多畝。近年擴建后,引水供應灣塢半島,支撐千億產業(yè)集群,為經濟社會發(fā)展提供水資源支撐和保障。

  茜安水利文化主題公園位于福安市溪柄鎮(zhèn)茜洋村,上游起于茜安水利攔河壩,下游終至茜洋分洪閘。公園主題重點突出河長制工作,以茜安水利攔河壩、渠首、干渠、分洪閘、紀念碑等為基礎,結合茜洋溪周邊優(yōu)良水生態(tài)水環(huán)境進行有機布局。園內建有茜安水利長幅浮雕、曲水亭、濱水步道、豐碑墻、休閑活動廣場等設施。河長制的宣傳專欄,全面展示了茜安水利工程中河長制起源、推行背景、組織體系和河長制工作的目標任務、工作制度以及近年來全面落實河長制帶來的喜人變化,旨在推進福安市河道管理保護,全力保障轄區(qū)河道水清、岸綠、河暢、景美。

  茜安水利文化主題公園建成后,無論晨曦還是傍晚,來公園散步的群眾絡繹不絕。該公園不僅成為寧德市宣傳河長制工作的新陣地,也美化了水源地保護區(qū)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更是村民茶余飯后休閑游憩的場地,讓人們在自然與娛樂的浸染中,更好地感受水利文化。

  灌溉工程世界遺產

  在寧德市蕉城區(qū),有一條寬廣而美麗的河流穿越霍童古鎮(zhèn),這就是蕉城的母親河霍童溪。霍童溪畔有一個古老的水利工程——黃鞠灌溉工程,引汩汩清流潤澤兩岸1400多年,是迄今發(fā)現系統(tǒng)最完備、技術水平最高的隋代灌溉工程遺址,也是寧德市水情教育的“活化石”。

  黃鞠灌溉工程坐落于蕉城區(qū)霍童鎮(zhèn),是由隋朝諫議大夫黃鞠主持興建的。工程始建于公元613年,分為右岸龍腰渠、龍腰水碓、石橋村水系、左岸琵琶洞渠系四個部分,通過堰壩攔水、明渠引水、隧洞穿水,形成了引、輸、蓄、灌、排的合理布局;左右岸2處灌溉工程渠系長達10多公里,灌溉面積2萬余畝,具有農業(yè)灌溉、生活供水、水力加工等綜合功能。

  黃鞠灌溉工程的建成,不僅留下了建設者興修工程的故事,還造就了“九里松岸”“十里荷香”的霍童“第一洞天”奇景;不僅留下了黃鞠故里、仙巖寺、古民居等人文景觀,還促進了二月二燈會和舞線獅等中原文化的傳播,形成了當地特有的文化長廊。

  2017年10月10日,黃鞠灌溉工程成功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2019年又入選全國文物保護單位。目前,寧德市正在抓緊籌備,希望把黃鞠灌溉工程與霍童周邊自然景觀串聯起來,將水利工程、精神文明以及自然景觀更好地結合在一起,進一步弘揚黃鞠水利文化,讓這張“世界名片”“國保文物”展現出其深刻的底蘊,真正做到水情教育展新姿。

  來源:中國水利報 2020年10月23日

張智杰 鄭舒 繆見武
責任編輯:尼冰琳
相關新聞
 
留得住鄉(xiāng)愁 穩(wěn)得住民生——福建移民發(fā)展中心持續(xù)推進后扶項目示范區(qū)建設
福建省水利廳調研指導寧德市古田縣扶貧開發(fā)和庫區(qū)發(fā)展工作
福建省水利廳召開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飲水安全“四不兩直”專項核實工作匯報會
文明水利開新花 人人共唱文明歌
福建莆田市與河海大學戰(zhàn)略合作簽約 共同成立木蘭溪生態(tài)河湖研究院
歡迎訪問“中國水利”網
     

主辦:中國水利報社 設計制作/維護管理:北京激浪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不得復制或建立鏡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編輯部電話:010-63205285,18511059159 業(yè)務聯系:010-63205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