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部門監(jiān)測顯示,22日14時,“鯨魚”中心位于海南省文昌市偏南方向大約130公里的南海北部海面上,強度為強熱帶風暴,風力達10級(25米/秒)。
會商分析認為,“鯨魚”將以10公里左右的時速向偏北方向移動,強度維持,將于22日夜間到23日白天在海南萬寧到湛江沿海地區(qū)登陸。
受其影響,22日~23日,南海北部和廣東中西部海面有7~9級大風,其中“鯨魚”經(jīng)過的附近海面旋轉風9~10級。
22日夜間至23日,粵西市縣有暴雨局部大暴雨,其中雷州半島有暴雨到大暴雨,珠江三角洲和粵東市縣有大雨局部暴雨。24日,廣東南部市縣有大雨到暴雨局部大暴雨。
從22日晚上開始,海南東部海域開始有4~6米巨到狂浪。廣東粵西及珠江口近岸、瓊州海峽等開始逐漸有2.5米的大浪。23日早晨,瓊州海峽、粵西近岸(12海里以內(nèi))有2.5~4米的大到巨浪。珠江口附近海域將出現(xiàn)2~3米的中浪到大浪。23日白天是海浪影響廣東近海沿岸最嚴重的時間。國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廣東省海洋預報臺于22日上午發(fā)布南海海浪黃色三級警報。
預計6月23日白天,陽江至雷州半島東岸一帶沿海將出現(xiàn)40至100厘米的風暴增水。
為切實做好防御工作,鄧海光要求,各地各部門要堅決克服麻痹思想,臺風可能影響區(qū)域的市、縣、鎮(zhèn)主要領導在防臺風期間不得離開管轄區(qū)域,要提前深入基層,組織轄區(qū)鎮(zhèn)、村防汛責任人全部上崗到位,排查消除安全隱患,預置搶險救援力量和物資,履行對接幫扶責任。沿海各地和有關部門要對照防臺風“五個百分百”工作要求,把高危區(qū)域人員安全轉移和有序安置作為整體防御工作的重中之重,對危險區(qū)域要進行拉網(wǎng)式全面排查,確保漁船百分之百在港,魚排人員百分之百上岸,在港船只百分之百落實防御措施,四個區(qū)域(暴潮巨浪高危區(qū)、小流域洪水高危區(qū)、山區(qū)地質災害高危區(qū)、濱海旅游度假區(qū))人員百分之百轉移到安全地帶,危破房、低洼地簡易房、戶外施工作業(yè)人員百分之百轉移到安全地帶。
鄧海光強調(diào),各相關部門要各司其職,氣象、海洋、水文部門要密切監(jiān)視“鯨魚”發(fā)展動態(tài),及時對其移動路徑、強度變化、降雨情況、影響范圍以及海浪等進行加密監(jiān)測和滾動預報,力求提出精準、精確、精細的預警信息并及時傳遞到相關部門和受影響的基層鄉(xiāng)鎮(zhèn),提高廣大群眾自我防范意識。各地要統(tǒng)籌兼顧,堅持防汛和抗旱兩手抓。湛江市要在保障防汛安全的前提下,科學調(diào)度水庫,做好蓄水保水工作,充分利用臺風降雨緩解旱情,努力保障抗旱用水。同時,必須高度重視強降雨引發(fā)的次生災害防御工作。
專家指出,防御“鯨魚”存在三方面的不利因素,一是“鯨魚”或以強熱帶風暴量級趨向粵西沿海,加上前期雷州半島旱情較重,干部群眾容易產(chǎn)生麻痹大意思想。二是影響和登陸期間正值端午假期,容易出現(xiàn)防御責任缺位和防御工作漏洞。三是目前是假期出游小高峰,沿海地區(qū)休閑、旅游及流動人員增多,對防御組織管理工作帶來很大難度。(粵水軒)
來源:中國水利網(wǎng)站 2015年6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