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22日深夜大治河外港河緊急排澇實時視頻截圖

圖為連日來大治河東水閘實施緊急排澇

圖為浦東張家浜東水閘采取緊急排澇措施

圖為實施緊急排澇中的大治河東水閘外港河
中國水利網站10月24日訊 (通訊員 陳志強)受今年第22號臺風“海馬”和北方冷空氣共同影響,21日至22日夜間上海浦東新區(qū)普降暴雨,局部大暴雨。21日12時48分、22日6時45分和21時29分,浦東新區(qū)氣象臺接連發(fā)布暴雨黃色預警信號。水閘署按照防汛防臺預案要求,100多位干部職工迅速進崗到位,17座水閘及時采取緊急排澇措施。
據統(tǒng)計,雨量最大的蘆潮港、書院地區(qū)累計雨量超過178毫米,南匯新城、周家渡、大團等地累計雨量超過100毫米。暴雨導致全區(qū)內河水位急劇上漲,超過警戒水位,北片川楊河水位猛漲至3.2米,南片地區(qū)雨量較大、水位較高,大治河最高水位達3.5米。
雖然汛期已經結束,但是水閘署防汛防臺工作毫不松懈,密切關注雨情水情,切實加強應急值守,連續(xù)三天三夜堅守崗位,及時開閘應急排澇,降低內河水位,減少暴雨災害帶來的損失,全力確保城市正常平穩(wěn)運行。
水閘署從21日上午開始采取預降水位措施,騰出河道庫容,積極做好迎戰(zhàn)“海馬”暴雨的準備。21日12時48分暴雨黃色預警發(fā)出后,水閘署立即采取應急排澇措施,大治河東水閘、三甲港水閘等17座水閘全部打開閘門實施緊急排澇。南片地區(qū)河道水位猛漲接連超警情況下,水閘署及時調度新建成的蘆潮港水閘和臨港地區(qū)滴水湖、蘆潮引河水閘投入緊急排澇。從21日至23日,水閘署17座水閘全部投入晝夜緊急排澇,共組織排澇96閘次、418.62小時、9360.50萬立方米。
截止24日12點,北片區(qū)河道水位降至2.7米,南部地區(qū)河道水位降至2.9米以下。估計25日全區(qū)河道水位可降至2.7米正常范圍。此次防汛排澇中暴露出來的南片地區(qū)排澇口門少、大治河東水閘外港河因圍墾工程從原來的5公里延長至11公里,導致排澇功能下降等情況,亟待引起重視并采取對策。
來源:中國水利網站 2016年10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