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利網(wǎng)站9月23日訊 近日,黃河水利委員會對外正式發(fā)布了《2014年黃河泥沙公報》(以下簡稱《公報》)。
此次《公報》發(fā)布了2014年黃河干流唐乃亥、蘭州、石嘴山、頭道拐、龍門、潼關、三門峽、小浪底、花園口、高村、艾山、利津等12個重要控制水文站,以及洮河紅旗、皇甫川皇甫、窟野河溫家川、無定河白家川、延河甘谷驛、涇河張家山、渭河咸陽、北洛河頭、渭河華縣、汾河河津、伊洛河黑石關和沁河武陟等12個重要支流控制水文站的實測徑流量和懸移質(zhì)輸沙量,以反映黃河流域主要水系來水來沙的基本情況。同時,《公報》發(fā)布了該年度內(nèi)蒙古河段典型斷面的沖淤情況,黃河下游河段、三門峽水庫、小浪底水庫斷面法測算的沖淤量。
2014年汛期,黃河流域未出現(xiàn)大的洪水過程。受9月降雨影響,黃河河源區(qū)、中游渭河及伊洛河均出現(xiàn)中小洪水過程。
2014年,黃河干流龍門、潼關、高村和艾山站均出現(xiàn)建站以來最小年輸沙量。黃河潼關站實測徑流量235.1億立方米,與多年均值比較偏小31%,與1987—2010年均值比較偏小2%;實測年輸沙量0.691億噸,與多年均值比較偏小93%,與1987—2010年均值比較偏小88%。
2014年黃河干流重要控制水文站實測徑流量與多年均值比較,唐乃亥和蘭州站基本持平,其余站偏;與1987—2010年均值比較,唐乃亥、蘭州、石嘴山和頭道拐站偏大,龍門、潼關、三門峽和小浪底站基本持平,其余站偏;與上年度比較,唐乃亥站基本持平,其余站減小。實測輸沙量與多年均值比較全部偏小,與1987—2010年均值比較全部偏小,與上年度比較全部減小。
2014年黃河重要支流控制水文站實測徑流量與多年均值比較全部偏;與1987—2010年均值比較,窟野河溫家川、無定河白家川和渭河華縣站基本持平,洮河紅旗站和汾河河津站分別偏大,其余站偏。慌c2013年度比較,伊洛河黑石關站增大,其余站減小。實測輸沙量與多年均值比較全部偏小;與1987—2010年均值比較全部偏;與2013年度比較,伊洛河黑石關站基本持平,其余站減小。
2014年10月與2013年同期相比,內(nèi)蒙古河段典型斷面整體沖淤變化不大,石嘴山、三湖河口斷面沖刷,頭道拐斷面表現(xiàn)為淤積。黃河下游河道總沖刷量0.913億立方米,除孫口至濼口河段表現(xiàn)為淤積外,其他河段均表現(xiàn)為沖刷。三門峽水庫總體表現(xiàn)為沖刷,總沖刷量為0.947億立方米。小浪底水庫總體表現(xiàn)為淤積,總淤積量為0.400億立方米。
2014年黃河下游全年引水量116.6億立方米,引沙量1830萬噸;2014年汛后,黃河下游主河槽最小平灘流量為4200立方米每秒。
來源:中國水利網(wǎng)站 2015年9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