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利網(wǎng)站3月13日訊 (記者 滕紅真)“我要帶頭把我的責任履行好,還要做好監(jiān)督工作,督促每一條河流的河長履職盡責! 江蘇省宿遷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魏國強,在今年2月被選為全市的河長“政委”,對宿遷2045條河道負總責,同時,還要抓好河長制落實工作。
“書記是‘政委’,市長是總河長!蔽簢鴱娬f,宿遷在全面推行河長制中對總河長的職責進行了進一步細化,加大保障力度,“雖然叫法不同,但作為書記、市長,我們都是總河長,對每一條河負責!
作為擁有“兩河兩湖”的蘇北水城,宿遷建好“江蘇生態(tài)大公園”,把治水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耙娗逅笔撬捱w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重要目標之一。目前,全市2045條河道都有了河長,并公布了名單。
“多部門治水導致的河湖管護難題,通過河長制,實現(xiàn)了一個人負責,各管一段。”魏國強談及河長制的優(yōu)勢說道,“這樣有利于調動所有資源,確保河湖治理達到標準。”
在落實河長制過程中,宿遷注重劃清“責任田”,明確各級河長污染監(jiān)管、治理責任、日常保護的職責。同時,全市對跨區(qū)域河流的河長進行了明確設置!搬槍缌饔虻暮,國考省考斷面,由市級領導主抓;跨縣區(qū)的河道由市級領導擔任河長;跨鄉(xiāng)鎮(zhèn)的河道由縣級領導擔任河長!蔽簢鴱娬f。
當前,宿遷全面推行河長制的工作重點是,根據(jù)每條河在整治管理中遇到的問題,從實際出發(fā),因地制宜制定治理方案,尤其注重建立長效機制。“如果是黑臭河道,要下大力氣整治,同時還要注重建立長效治理機制;如果河道沒有什么大的污染,本身水環(huán)境就比較好,那如何保持下去,也要有一個長效管理機制!蔽簢鴱娤蛴浾呓榻B,“我們要讓2045條河道都有治理方案!
如何建立長效機制?魏國強補充說:“讓河水還清,其實對于某些河道來說并不復雜,但是長效機制的建立需要考慮方方面面。例如,有些河道在企業(yè)、園區(qū)邊上,或離城市很近,如果雨污不分流,那光治水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完善配套設施,提升城市功能,治標的同時要治本,確保河長制常態(tài)化長效化。”宿遷將進一步健全制度、完善機制,既要解決有人辦事、有錢辦事的問題,也要形成部門分工協(xié)作、社會力量參與的河湖管護良好機制。
在魏國強看來,河長是一個職務、一個名稱,更是一種責任、一項制度!懊總河長都要把責任擔當起來,同時在推行過程中,相應的制度要建立健全,包括監(jiān)督制度、考核機制等。”魏國強說,下一步將在每一條河的醒目地段建立公示牌,標明河流名稱、河長名字、最近重點抓的事項等等,接受社會輿論和廣大群眾的監(jiān)督。
河長制在推行過程中,除了要把責任明確起來、把整治和管理的機制建立起來,魏國強強調,還應在全社會樹立保護生態(tài)的理念。水和人的生產(chǎn)生活息息相關,每個人都要愛護水,要為家鄉(xiāng)有清水做貢獻。
“我們最近在研究推動城鄉(xiāng)一體的垃圾分類收集和處置,避免老百姓因生活習慣所致,隨意向河道傾倒垃圾!蔽簢鴱娊榻B。
不過,治水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魏國強說,在這個過程中,宿遷將以一個一個項目的完成,推進河湖管護工作取得實效。今年要對全市河道水面進行全面清理,通過市縣鄉(xiāng)村四級聯(lián)動,讓全市所有河道水面看不到漂浮物。
據(jù)悉,宿遷今年河長制工作的年度目標是:駱馬湖、洪澤湖實現(xiàn)全面禁采,分別縮減養(yǎng)殖面積0.5萬畝、2萬畝;禁養(yǎng)區(qū)完成養(yǎng)殖場關閉搬遷;縣區(qū)城市污水處理設施達到一級A排放標準;受保護河湖自然濕地面積達到80.18萬畝,自然濕地保護率達到44%;國考省考斷面水質達標率100%。
來源:中國水利網(wǎng)站 2017年3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