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利網站3月29日訊 按照《全省冬春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檢查督辦的通知》要求,2017年2月,湖北各市、州、直管市、神農架林區(qū)積極認真的開展了對所轄縣(市、區(qū))冬春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情況的督導檢查工作。十堰市、孝感市、潛江市率先完成了督導檢查,除個別市尚未完成督導檢查外,各地均按時完成了督導檢查任務,并提交了詳細的檢查情況匯報。
根據各地上報的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進度數據統(tǒng)計匯總,截至2017年2月28日,完成投資超過計劃90%的有十堰、宜昌、孝感、黃岡、仙桃、潛江、天門等7個市(直管市);完成投資超過計劃80%的有隨州、恩施等2個市(州);完成投資超過計劃70%的有黃石、襄陽、荊州等3個市;其余地方進展偏慢。
目前湖北省農建工作整體進展平穩(wěn),成效明顯。十堰市、黃岡市各級政府重視程度普遍較高,貫徹“冬春建、夏秋防,常年管、一條龍”的連鎖責任制,冬春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抓得早,抓得實,成效顯著,進展較快。宜昌市、孝感市完善投入機制,廣辟投資渠道,采取“性質不變、渠道不亂、統(tǒng)籌規(guī)劃、集中使用、各負其責、各記其功”的辦法,實行整合項目資金、集中投入建設的模式,建立了“政府主導、群眾主體、項目先行、社會籌資”的多渠道、多層次、多元化穩(wěn)步增長投入保障機制。潛江市建管并重扎實開展大規(guī)模農田水利建設,探索建立了林水共治、項目共建、資金共籌及設計施工總承包等建管新機制,在落實河(湖)長制、開展基層水利服務站所標準化創(chuàng)建的基礎上,普遍推行了行政與市場相結合管理、市場托管養(yǎng)護、內部管養(yǎng)分離、“四制”管理等模式。荊門市東寶區(qū)建立區(qū)、鄉(xiāng)鎮(zhèn)、村三級農田水利建設信息共享平臺,利用GPS地理信息系統(tǒng),定位跟蹤建前建中建后情況,動靜結合真實展示農田水利建設成果。
通過此次督辦檢查也暴露出一些缺陷與不足。一是總體進展不平衡。根據各地系統(tǒng)填報進度,十堰市、宜昌市等7個市已完成投資計劃90%以上,而武漢市、鄂州市、荊門市、神農架林區(qū)進展不到65%。二是工程質量有待提高。有些地方樹立質量至上、打造精品工程的意識不強,導致一些工程出現(xiàn)質量一般、外觀形象不佳的現(xiàn)象,個別項目質量管理不夠規(guī)范。三是進度信息報送工作責任意識不強。各市(州、林區(qū))負責信息報送人員要提升責任意識,把農建進度半月報制度化、常態(tài)化,把握時間節(jié)點主動報送,同時對所轄縣市區(qū)的數據審核要嚴格把關。尤其是個別市,在調整分工的同時,須注意做好工作交接、責任落實。
來源:中國水利網站 2017年3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