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日永定區(qū)抗旱服務隊為三家館毛頭關村送水

送水車為慈利縣象市鎮(zhèn)受旱群眾送水

已經干到開裂的水稻田
□特約記者 趙威 通訊員 陳瀟
8月2日,凌晨剛剛下過雨的張家界迎來了異常涼爽的早晨!白蛲砩辖K于下雨了,田里的莊稼應該能喝點水了!庇蓝▍^(qū)三家館鄉(xiāng)黨委書記周琴欣喜感嘆道。但涼爽沒持續(xù)多久,中午時分,天氣放晴,太陽帶著“贏了”的氣勢緩緩升上天空。
自7月初以來,受副熱帶高壓控制,張家界市呈現持續(xù)的睛熱高溫少雨天氣,各地出現不同程度的旱情,給工農業(yè)生產和群眾生活帶來了很大影響。
據了解,7月份全市累計平均降雨87毫米,比歷年同期均值偏少63.78%。7月14日以來,全市超過35℃晴熱高溫天氣達18天,40℃以上高溫累計日數突破歷史極值,達中度高溫熱害標準,慈利縣27日出現41.8℃的極端最高氣溫,達重度高溫熱害標準,目前高溫仍在持續(xù)。
截至8月2日,旱情蔓延到全市60個鄉(xiāng)鎮(zhèn)(街道),共有17座上型水庫蓄水位接近死水位,2111口山塘接近干涸,27條2公里以上河流斷流,農作物受災面積40.34萬畝,其中輕旱27.14萬畝,重旱11.17萬畝,干枯2.04萬畝,受災人口24.4萬人,2.6萬人、0.61萬頭大牲畜出現飲水困難,直接經濟損失近億元。
多日無雨,旱情迅速,群眾用水讓人憂
“目前,全市旱情發(fā)展迅速,生活、生產用水消耗劇增,日消耗量約320萬方!笔蟹姥纯购抵笓]部辦公室主任黎盛法跟記者說,“部分地區(qū)群眾生活和農業(yè)灌溉用水的問題急需解決!
8月1日,筆者跟隨桑植縣防汛抗旱指揮部工作人員來到桑植縣目前旱情嚴重的上洞街鄉(xiāng)。“我們現在洗衣服都是大清早背去河里洗,每天鄉(xiāng)政府給我們送的水我們得省著用!鄙隙唇粥l(xiāng)臥云界村,正背著水桶來取水的向大爺對記者說道。
談話間,向大爺特地通過記者向當地鄉(xiāng)政府和水利部門表達謝意:“多虧他們每天給我們送水,否則我們只能老遠去河里挑水!
當天,記者從上洞街鄉(xiāng)回到縣城時已經下午六點多,桑植縣防汛抗旱指揮部的工作人員還坐在辦公室里工作,桑植縣防汛抗旱指揮部主任谷學藝他告訴記者晚上馬上七點半要收看全縣抗旱救災緊急視頻會。“7月份以來我們24小時待命,堅決打贏這場抗旱攻堅戰(zhàn)!”他說道。
目前,桑植縣已啟動抗旱Ⅲ級應急響應,各部門及鄉(xiāng)鎮(zhèn)積極應對,采用人工降雨、開渠引水等多種方式抗旱,旱情有所緩解。
雖然8月2日凌晨剛剛下過一場雨,但對于“老旱鄉(xiāng)”三家館鄉(xiāng)來說仿佛有點無力。8月2日,記者來到永定區(qū)旱情最嚴重的三家館鄉(xiāng),看著地里被曬得焦黃的玉米,干到開裂的稻田……想到今年當地農民的收成肯定是要大打折扣,心里不是滋味。
在一路前行的過程中,記者一行“偶遇”鄉(xiāng)政府組織的抗旱送水車正在為三家館鄉(xiāng)毛頭關村的村民們送水,村民們將一個個從家里提來的水桶整齊放好,等待工作人員放水。
“千萬要小心點放水,不要浪費一滴水。”水終于放出來了,村民們接水的同時還不忘提醒工作人員要小心。
有的村組在山上,送水車開不上去,村民們沒辦法只能開著三輪汽車過來,在后面車廂里鋪上一層塑料薄膜,試圖取到更多的水,給山上的村民們用。
為了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三家館鄉(xiāng)鄉(xiāng)黨委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拔覀兒推髽I(yè)聯合給全鄉(xiāng)六個飲水困難的村送水,以保障人畜飲水,另外,我們黨委政府和村組干部以及群眾一起努力尋找水源、購買器材水泵,同時,加緊民槽的施工,保障水源!比茵^鄉(xiāng)黨委書記周琴向記者介紹,“總的來說目前我們三家館鄉(xiāng)的旱情雖然嚴重,但是社會大局穩(wěn)定,人民群眾抗災的熱情非常的高漲,我們正在竭盡全力地減少人民群眾的財產損失!
全體動員,多措并舉,抗旱救災緩旱情
面對嚴峻的干旱形勢,張家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積極應對。7月28日,市、區(qū)縣兩級同步啟動了抗旱Ⅲ級應急響應。7月30日、31日,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虢正貴,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志剛分別召開全市抗旱工作視頻會和專題辦公會議,全面安排部署抗旱救災工作,研究部署抗旱調草相關事宜。同時,在災情發(fā)生后,虢書記、王市長等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多次帶領水利、農牧等相關部門負責人趕赴受災嚴重的鄉(xiāng)鎮(zhèn),現場檢查指導抗旱救災工作,鼓勵群眾堅定抗旱信心。
張家界市各地紛紛行動起來,各級防指及相關成員單位取消雙休日,全力投入抗旱救災工作。各級領導紛紛深入一線檢查指導抗旱救災,黨員干部趕赴駐村幫扶、“三聯四建”“雙聯”聯系點,幫助送水找水、調度物資、組織捐獻等。各基層黨組織發(fā)揮戰(zhàn)斗堡壘作用,帶領廣大群眾不等不靠,抗災自救,齊心協力打贏抗旱“持久戰(zhàn)”。
7月31日,市政府緊急下撥200萬元資金用于支持抗旱救災,目前該市共投入抗旱資金1826萬元、勞力8.2萬人次、抗旱設備1.13萬臺套,積極開展抗旱救災,解決抗旱澆灌面積24.201萬畝,臨時解決飲水困難人口1.79萬人、大牲畜0.41萬頭。全市各級抗旱服務隊動用送水車輛35臺次,定時為永定區(qū)官黎坪汪家寨等15個村(社區(qū))送水,有力保障了近3000人的飲水需求。各地奮力抗旱自救,積極開辟新水源,加強應急水源統(tǒng)一管理,實行了計劃供水用水。
期間,市氣象部門搶抓機遇在多地適時開展人工增雨作業(yè),累計發(fā)射炮彈146發(fā)、火箭彈5發(fā),造成全市中北部7月29日18時至30日18時普降小到中雨,局部大雨。全市共135站降雨,累計面雨量9.9毫米,其中永定區(qū)10.8毫米、武陵源區(qū)12.5毫米、慈利縣6.9毫米、桑植縣9.6毫米,點最大降雨為桑植縣的扒拉坪站47毫米,旱情有所緩解。
來源:中國水利網站 2017年8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