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利網站訊(記者 王劍)12月24日,陜西省委常委、副省長江澤林帶領省財政廳、省水利廳和省環(huán)境保護廳等部門負責同志,第二次專程赴寶雞峽林家村水庫查看水庫清漂工作,對一個月以來清漂工作給予充分肯定,并對下一步渭河治污進行了安排部署。
江澤林強調,貫徹省委、省政府關于渭河污染治理“鐵腕治渭”的要求,就是要讓陜甘段渭河沿線人民感受到母親河的優(yōu)越感,在城市聯盟的進程中,渭河的水質是重要的因素,必須建立長效機制;必須要有硬作風、采取硬措施,要做到每個月都能采取一些有針對性的、有效的行動。要做到遇到矛盾不回避,遇到麻煩不躲避,遇到困難不退縮,打好渭河治污攻堅戰(zhàn),確保渭河“三年變清”目標如期實現。
一個月前開始,按照陜西省副省長江澤林考察渭河時的要求,省水利廳積極組織,抓緊實施,省寶雞峽管理局迅速成立現場清漂組,制定了詳細的水面漂浮物打撈、清運及處置項目施工方案,從打撈方法,垃圾處置及安全保證等方面進行了認真安排部署,采用船只水面趕漂集中,16T吊車起吊、挖機裝車、自卸車運輸等流水線作業(yè),連續(xù)奮戰(zhàn)一個月時間,于12月18日全面完成了清漂任務,共清理漂浮物6000多立方米。同時,對打撈上岸的漂浮物進行就地殺毒滅菌處理,確保壩面和堆放地環(huán)境不受污染。
根據環(huán)境保護部門監(jiān)測數據顯示,清理前后,寶雞峽林家村水庫水質的化學需氧量從每升14毫克下降到12毫克。在枯水季節(jié),這樣不升反降的情況全部得益于水庫徹底有效的清漂工作。針對后續(xù)上游漂浮物和庫區(qū)生活垃圾不斷涌入的實際,省水利廳已研究決定建立水庫清漂長效機制,落實清漂人員,配備專業(yè)清漂設備,定期清漂,在水庫下游設立垃圾處理站,對漂浮物進行集中安全處理。
江澤林說,渭河是陜西的“母親河”,其污染防治和水生態(tài)的治理,直接關系全省經濟社會發(fā)展大局,關系陜西省“十二五”生態(tài)環(huán)境上臺階目標的實現,關系關中--天水經濟區(qū)和西安國際化大都市的建設,要充分認識渭河污染防治的重要性、緊迫性和艱巨性,牢固樹立科學的發(fā)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以新的理念和舉措推動渭河污染防治。要抓住關鍵,針對薄弱,突出工業(yè)污染防治、生活污水和垃圾處理、增強渭水自凈能力三個重點,使污染治理與產業(yè)結構調整相互促進,與城鎮(zhèn)建設同步推進,與生態(tài)建設融為一體。要按照渭河流域環(huán)境保護城市聯盟的約定,要集各方之力,聚萬眾之心,攜手保護好渭河水環(huán)境,努力共建千里渭河生態(tài)長廊,把陜甘兩省人民的“母親河”治理和保護好。
來源:中國水利網站 2011年1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