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晉義鋼 記者 王秀芳
水文工作者的艱辛、困苦,在業(yè)內和局外人來看,是展現(xiàn)在與暴風驟雨、滔滔洪水的搏擊中;心血、汗水,是拋灑在酷暑難當?shù)难籽紫娜。其實不然,水文工作者的奉獻、付出,也會體現(xiàn)在隆冬寒月的冰天雪地里;水文工作者的執(zhí)著、敬業(yè),還會再現(xiàn)在寒意肅殺的崇山峻嶺間。
11月下旬,當山西省第三次水資源評價水質普查工作的戰(zhàn)鼓雷響時,正值小雪時節(jié),而巧的是天逢時令,晉東南地區(qū)竟降下了入冬以來的第一場雨雪,出現(xiàn)了入冬以來的最強的一次寒潮,氣溫從20日的零攝氏度下降到23日的零下9攝氏度。面對寒氣逼人的天氣,卻絲毫未影響長治分局如期完成水質普查的信心和進程,23日早8時許,五個外業(yè)調查小組,分別駕車駛向各自的調查目的地……
副局長藥世文,帶領著外業(yè)調查第五小組的同志到達沁河源頭和沁河古寨斷面采樣時,一個個水樣瓶卻凍得擰不開,在拿上流速儀下河準備測流時,流速儀也凍得轉不動了,量一下氣溫,已降至零下18攝氏度,沁河源頭已進入滴水成冰的季節(jié)。他們隨即將隨身攜帶的保溫杯里的水澆到流速儀上,可提上流速儀剛走到河心準備測量時,流速儀又凍住了。后來他們將車發(fā)動著,用熱風將流速儀烤熱、甚至熱的有點發(fā)燙后,才將這兩個斷面的流量抓緊時間搶測了。
在清漳河調查的第四小組程啟亮,是2015年招聘入職的一位回族青年職工,外出調查僅飲食這一點就比別人多一了些困難。在進行清漳河水樣采集任務時,他不慎將腳上的穿的迷彩膠鞋灌進了水,頓感冰冷刺骨,他上岸后索性將膠鞋、襪子一起脫下,換上了備用的雨鞋。可在零下十多度的環(huán)境下,赤腳穿上雨鞋涉水測流、奔波在嘯嘯寒風中是種什么樣的感覺?他的腳凍紅了、凍麻了,繼而又凍得癢起來……而程啟亮卻仍然堅持著,直到將當天任務完成。第五調查小組王文浩,也遇上了類似的問題,他在沁水縣端氏河王家溝斷面采集水樣時,因腳踏的多塊河卵石塌散,雙腳都落入了河水,褲子也濕了好大一截。王文浩仍堅持將該河下游另一個普查斷面的采樣任務完成、趕到端氏鎮(zhèn)買了雙鞋襪換上,才解除了其冰冷之苦。王文浩沒有一句怨言。
野外調查有諸多不確定因素,如天氣、道路和被調查的項目等等。因此外出調查時,往往都會只爭朝夕,那就是搶時間,趕進度。此次水質普查同樣如此。參加普查的同志早上一出發(fā),都是披著星星、戴著月亮歸來,一天行程都在200—300公里之間,甚至更多。中午,若經(jīng)過路邊小飯鋪時,還可就近吃口熱飯,否則,就吃點隨身攜帶的面包充饑就是了。11月26日,在第五調查小組將沁水縣五柳莊調查任務進行完畢時,已是晚上6時20分,他們是開著車燈、借著手機微弱的光亮完成流量施測和水樣采集的,現(xiàn)場實測到的氣溫已是零下4攝氏度了。如此一連多日的連軸轉,第二調查小組組長兼司機李乾就有點吃不消了,再加上他本身就軟,不得不稍作休整。一米八個頭、三十多歲、身體很健壯的王建虎,也難抵擋住連日外出辛勞,皮膚皸裂,口舌生瘡。
外出調查行走的并非全是高速公路、坦途大道,更多的盤山公路和鄉(xiāng)間小道。11月26日,在第三調查小組前往陽城縣前坪、崔甲溝調查時,均遭遇修路困境,人在途中,身不由己,前行不得,后退不是,一等就是兩、三個小時,讓他們飽嘗了等待的煎熬。當日晚7時他們才踏上歸程,小心翼翼地行進在太行山深處……
如果說,全省第三次水資源評價水質普查水樣采集是在天寒地凍的惡劣天氣情況下、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前所未有的艱巨任務是一場拼搏的話,那么,進行水質化驗分析的同志面對見所未見的水樣化驗分析任務,放棄雙休日、每天連續(xù)工作十多個小時,同樣是一種拼搏,只是戰(zhàn)場不同而已。
長治分局水質普查工作啟動后,局長梁存峰的工作重心就放在了水質普查工作上,他親自擬定方案、親自排兵布陣。在開始水樣化驗分析后,化驗室總見到他的身影,時而了解儀器運行情況,時而察看化驗室通風情況,時而與同志們一塊兒搬運、擺放水樣;化驗室的同志沒有午休,梁存峰也沒有午休,在食堂吃罷午飯后,又與同志們回到了化驗室。幾日前,化驗室有點小的改造,但涉及到動電、動水,晚上十點多鐘了,梁存峰仍守在施工現(xiàn)場,他說:“施著工了,離開有些不放心!”他只身等到師傅收工后,才放心離去。
12月9日,長治分局化驗室的樓道內、化驗室擺放的水樣數(shù)以百計,參與水質化驗的同志,或全神貫注于工作臺前、或一絲不茍地填寫資料,一派緊張而又忙碌的氛圍。水質科科長任煥蓮算了這樣一筆賬:長治分局近幾年每年采集分析斷面水樣200~230個,而這次要采集分析的斷面水樣約有1700多個,就是說在一百天內,要完成近十年的工作任務,工作量可想而知了!
面對如此大的工作量,長治分局從領導到職工,每個人都有壓力、有責任、有擔當,個個表現(xiàn)的都很出色。丁麗平、李汛和任煥蓮都是50來歲的人了,在化驗室一呆就是十多個小時,累的腰酸背困,腿像灌了鉛似的沉重,但沒有一人喊苦叫累,沒有一人退卻;臨時抽調來的石凱、張卓、劉璐璐、栗志超等年輕同志,不負領導重托,工作勤奮、認真、積極,通過簡單的培訓和熟悉,工作起來已游刃有余。這天中午12時20分鐘了,還沒有一個同志走出化驗室,他們還在埋頭工作,趕時間做完手頭的工作;科長任煥蓮,吃力地擺放著由貧困縣送來的一個又一個水樣……
水質普查工作后續(xù)的調查、化驗分析與資料整理等工作還很繁重,也許還會有更多、更大的困難需要去應對和克服。水文工作者的艱辛、困苦、奉獻、付出,不止展現(xiàn)在暴雨洪水中,當工作需要時,他們無論在任何時候和條件下,都會肩負使命,履行職責,勇于擔當,圓滿完成好歷史賦予他們的每一項工作任務。
來源:中國水利網(wǎng)站 2016年12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