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利網站訊 一場曠日持久20余年未遇的洪水悄然光顧黃河上游,洪水無情,許多良田被淹,許多道路被毀,許多水文基礎設施也遭到了破壞。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洪水,常年戰(zhàn)斗在測報一線的黃河上游一線職工毅然投入到迎戰(zhàn)大洪水的戰(zhàn)斗中。我們的站長,我們的老職工,大學剛畢業(yè)走上水文崗位的年輕職工,放棄了休息,放棄了與親人團聚的天倫之樂,放棄了與朋友的相聚,與烈日為伴,與濤聲為伴,與雨水為伴,與測船、測深桿、沙樣桶為伴,與蚊蟲對話,他們當中的許多人,如小川水文站站長康學成住院手術未全面康復就投入到自己的崗位上,上詮水文站站長文靖平、職工梁新云,蘭州水文站副站長馬勇,蘭州勘測局技術科副科長茍萬德,民和水文站職工李迎時、年玉珍等一批干部職工堅守戰(zhàn)斗在測報一線。上詮水文站職工張懿民、郭建慧家在小川生活基地,只有半小時的車程,家中父母年老體弱多病經常住院,他們因測報工作需要已40余天未回過一次家,郭建慧因夜間船上測流著涼發(fā)熱,8月24日在鎮(zhèn)上一家診所輸液,當接到站上水位又漲的電話后,拔下還未輸完的液體馬上跑回了站上,托著病體投入到測報工作之中。上詮水文站站長文靖平的兒媳、女兒都到了預產期,8月24日兒媳順利生下了兩家人期盼的龍子,25日女兒也順利生下了千金,身為站長他只匆匆看望了孫子一眼就返回到了站上,外孫女都沒能看上一眼,只能通過手機祝福母子平安。安寧渡水文站站長張真先,職工羅維文、王政、田峰家都在蘭州,自7月下旬漲水以來沒有回過一次家,晝夜堅守在測報一線。享堂水文站系大通河的把口站,由于源頭降水和河道內30余座小水電站的無序排放,人為500m3/s以上洪峰連續(xù)發(fā)生,全站職工在站長高永福的帶領下吃住在站上,很少有機會回到近在咫尺的家中。民和、享堂兩站第一時間向黃河干流蘭州、安寧渡兩站通報水沙信息,有力的配合支持黃河干流測報工作。
久違的黃河濤聲仍在轟鳴,3000m3/s的洪水仍沒有退去的意思,上游水文局黨委和技術部門為了提高測報精度,下達了增加測流次數,提高報汛級別的通知,目前測區(qū)測流次數已是往年的2倍以上,報汛次數是平時的10余倍。另外,黃河防總、黃委水文局、省防、市防、地方政府、用戶的查詢電話不斷,我們的站長、職工沒有怨言,無論什么時間都進行認真的解答,贏得了上級、地方政府、用戶的好評。
在這次洪水測報中,無論是參加過黃河上游“81·9”大洪水測報即將退休的老同志,近幾年分配的大學生,還是工作急需雇用的臨時工,都堅決服從站長的統(tǒng)一指揮,堅守自己的工作崗位,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以馬慶全、張真先、文靖平、孟順卿為代表的共產黨員發(fā)揮了先鋒模范帶頭作用;以李峰、魏濤、王政、羅維文、宋占業(yè)、郭建慧為代表的中年職工積極協(xié)助站長的工作,發(fā)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以馬勇、馬亮、趙文娟、劉鵬為代表的大學生利用自己所學,充分發(fā)揮新儀器、新設備在洪水測報中的作用;王永杰、康健、杜媛、馬琳娟、毛夢婕、高夢瑤等剛分配的大學生,以高昂的熱情,充滿著活力,以父輩們?yōu)榘駱臃e極投入到洪水測報中,贏得了好評;以文海麗、王大虎為代表的臨工工作積極主動,踏實肯干,有力的協(xié)助了各站洪水測報工作。
遲遲不愿退去的河水仍在滾滾東流,測報工作仍在繼續(xù),因長時間的加班、熬夜、日曬、雨淋、風吹,一線職工的身心都顯疲憊,但在古銅色的臉上仍閃爍著迷人的光芒。只要有水情,召之即來、來之能戰(zhàn)、戰(zhàn)之能勝,他們是黃河水文的脊梁,“黃河水文精神”在他們身上得到了傳承與發(fā)揚,正因為有他們治黃大業(yè)才有希望,正因為有他們的無私奉獻,黃河水文的明天才會更加輝煌,他們是母親河畔最可愛的人。
來源:中國水利網站 2012年8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