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水利網(wǎng)站4月21日訊 (通訊員 劉建設)4月7~10日強降雨過程,桂林市小溶江水庫共攔截洪水3800多萬立方米,攔截最大洪峰流量300多立方米每秒,有效地減輕了漓江防洪壓力。這是繼川江水庫后,桂林市防洪及漓江補水樞紐工程又一座水庫開始發(fā)揮作用。
桂林市防洪及漓江補水樞紐工程主要包括川江水庫、小溶江水庫和斧子口水庫。3座水庫總庫容4.38億立方米,其中防洪庫容1.952億立方米,可調配水量2.53億立方米,主要功能是以城市防洪和漓江補水為主,結合發(fā)電、灌溉,實現(xiàn)水資源綜合利用。該工程建成后,與已建成的青獅潭水庫、思安江水庫聯(lián)合調度,可使桂林市的防洪標準由不足2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使漓江桂林斷面河道枯水期流量補充到60立方米每秒。
小溶江水庫設計庫容1.52億立方米,其中防洪庫容0.642億立方米,向漓江補水多年平均出庫水量9451萬立方米,到達桂林市的有效補水量7560萬立方米。該水庫工程于2010年3月開工建設,2010年11月實現(xiàn)大江截流,2011年10月開始澆筑大壩混凝土,2013年12月大壩封頂,2014年12月基本建成,2015年8月進行下閘蓄水階段移民安置工作終驗,2015年11月進行下閘蓄水技術預驗收,2015年12月通過下閘蓄水驗收,具備下閘蓄水條件,2015年12月31日開始下閘蓄水,2016年2月17日,桂林市小溶江水庫管理站工作人員開始進場作業(yè)。
據(jù)了解,截至2016年3月底,桂林市防洪及漓江補水樞紐工程累計完成投資46.1920億元,占移民階段性修編后總投資55.02億元的83.95%,工程建設取得了重大勝利:川江水庫、小溶江水庫相繼建成并投入使用;斧子口水庫正在全力進行大壩碾壓混凝土澆筑,目前已澆筑到221米高程,年底計劃澆筑到270米高程,完成大壩碾壓混凝土澆筑任務,有望明年投入使用。
來源:中國水利網(wǎng)站 2016年4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