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利網站2016年1月29日訊 (記者 魏永平)近年來,山西省運城市個人、村集體、企業(yè)等多種形式的社會資本參與建設和管理農田水利工程,累計吸引社會投入2.25億元,增加灌溉面積19.23萬畝,恢復改善灌溉面積28.96萬畝。
臨猗縣張奇峰堅持七年辦水熱情不減,2008年開始,先后投資2536萬元,興建大嶷山提水灌溉工程,雇用管理人員52名, 建成6000方和18000方蓄水池兩座及各種配套設施,提水能力0.38立方米每秒,灌溉面積達到1.98萬畝。為周邊果業(yè)豐產、農民增收提供了水利保障。成為當?shù)孛逼鋵嵉呐d水大戶。
稷山縣邢家莊在禹門口引黃二級干渠修建到村頭后,村集體積極動員村民籌措資金45萬元,興建小型提水站一座,建成后由4戶村民股份制經營管理,目前灌溉面積已達到2700畝。臨猗縣閆家莊工貿區(qū)張莊村,2014年以來,通過 “一事一議” 發(fā)動村民自籌資金183萬元,建設流動提水泵站5處,使全村2640畝耕地全部澆上了黃河水,有力帶動了周邊村群眾開展農田水利建設的積極性。
聞喜縣林欣苗木種植有限公司投資200余萬元,新打機井3眼,整修田間灌溉渠道、鋪設灌溉管道2萬余米。不僅使公司栽植的150萬株國槐苗木有了水利基礎設施保障,也為周邊群眾灌溉用水提供了便利。據估算,兩年后僅150萬株國槐苗木市場最低預測收益將超過2250萬元,達到了經濟效益、生態(tài)效益和社會效益多豐收,成為運城市企業(yè)辦水的成功典范。
來源:中國水利網站 2016年1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