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利網站11月22日訊 (記者 都瀟瀟 通訊員 張若東)11月21日,記者從黃河防總獲悉,受強冷空氣影響,內蒙古河段出現流凌,即日起,黃河進入2016~2017年度凌汛期,黃河防總啟動防凌運行機制。
11月21日,據內蒙古自治區(qū)防辦和黃委水文局巡查人員報告,內蒙古三湖河口~頭道拐河段上午9時出現流凌,截至16時最大流凌密度10%,流凌段長度約70千米,首凌日期較常年(均值為11月19日)偏晚2天。
隨即,黃河防總宣布黃河進入2016~2017年度凌汛期,并啟動防凌運行機制,黃河防總辦公室開始24小時值班。
本年度凌汛期,受拉尼娜現象影響,黃河防凌的不確定性和復雜性進一步增加,防凌形勢不容樂觀。近日,黃河防總辦公室向寧夏、內蒙古自治區(qū)防指發(fā)出通知,強調要對黃河防凌工作再檢查、再部署、再落實,確保黃河防凌安全。一要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落實防凌責任,明確責任分工,確保各項工作落實到位;二要根據凌情發(fā)展變化,加強應急值守,密切關注氣象、水情、凌情變化,加強一線觀測和工程巡查,備足防凌搶險料物,做好工程搶險和遷安救護等準備,及時有效應對突發(fā)凌情險情;三要加強河道監(jiān)管,按照有關規(guī)定和預案及時拆除浮橋等行凌障礙,強化涉河施工和涉水安全生產監(jiān)管,確保人員安全,保障河道行凌通暢;四要嚴格按計劃引水用水,在流凌、封河發(fā)展階段確保河道流量平穩(wěn);五要全面掌握凌情發(fā)展動態(tài),加強信息的上傳下達,確保信息報送全面、及時、準確。
來源:中國水利網站 2016年1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