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利網(wǎng)站通訊員梁旭報道:“以前的水有味兒,現(xiàn)在學校用上自來水,面條好吃了,喝水沒限制了,飯盆也能刷干凈了!”10月21日,行唐縣北河志和小學六年級一班的尤雯高興地用略帶鄉(xiāng)音的普通話說。原來,這所小學在今年用上了期盼已久的自來水。午飯時間剛過,在學校新建的食堂里,孩子們用著新修的自來水刷著飯盆,一個個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過去:孩子們洗臉刷飯盆都難保證
10月16日上午,從行唐縣城出發(fā),驅車60多里,筆者來到了行唐縣北河志和小學,這所寄宿制學校位于行唐縣北河鄉(xiāng),一個被當?shù)厝藨蚍Q為行唐縣“北大荒”的地方。學校建在荒山頂上,周圍也同樣是光禿禿的荒山,沒有長著任何莊稼,只有一層薄薄的淺黃色植被覆蓋在上面,配合上凌厲的秋風,顯得沒有一絲生機。
走進學校大門,卻又是另外一番風景。正趕上中午下課,一群孩子拿著飯盆從教學樓里沖出來,向食堂奔去,臉上個個溢滿著天真無邪的笑容,讓人一下子忘記了秋風的凌厲,也不由自主地露出了微笑。北河志和小學校長裴京雷動情地說:“這所學校建在這兒不容易,就是為了解決周邊山上農民孩子的上學問題,因為有了這幫孩子,這所學校才算有了靈氣!”
據(jù)裴京雷介紹,北河志和小學于2007年建成,2008年投入使用,當時僅僅有2個班,70多人,辦公條件十分艱苦,教學樓、宿舍樓、食堂都在一棟樓上,基礎設施不夠完善?蛇@不是最讓校長撓頭的問題,最需要解決的是自來水問題。學校位于一座荒山上,只能從離學校最近的村子拉水吃,拉來的水,放在水窖里,供全校師生飲用?勺罱拇遄与x學校也有三里地,還需要越過一道溝,翻過一座坡。為保證孩子們用水,學校專門安排了老師,負責每天的拉水工作,并對學生的用水量進行了限制,以保證有限的水量維持學校的正常運轉。
想想過去吃水的窘境,裴校長慚愧地說:“辦學以來,最糾結的問題就是家長們反映用水難問題,作為寄宿制學校,孩子的洗臉、刷飯盆都不能保證,我感覺這個校長當?shù)睦硖澃!?/P>
如今:自來水送到校園各個角落
裴校長告訴筆者,2008年下半年,學校從村子引了管子,通過加壓泵向學校的水窖輸水,供孩子們使用。但每到冬天最冷的時候,學校還得組織男老師,點著棒子(玉米)秸給管道“取暖”,防止因管道凍裂學校停水!斑@條管道原來是鐵管兒,因為每年冬天都凍裂,換成了現(xiàn)在的塑料管!痹趯W校的后山,學校老師盛京衛(wèi)指著輸水管說。筆者看到,這條輸水管跟連接兩座山頭的電線連接在一起,橫跨一條溝,可以想象引這樣一條管道的辛苦程度。
裴校長“用水難”的心結終于在2012年春天,隨著消凍的池水一塊兒舒展開來。2011年10月份,水務部門專門為北河志和小學修建的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開工建設,工程總投資27萬元,在學校東側打深度達180米的水井一眼,鋪設供水管道300多米。2012年3月底,工程正式完工并投入使用,直接將自來水送到了校園各個角落,孩子們用上了衛(wèi)生、便捷水!叭缃瘢@條輸水管已經廢棄不用了。”盛京衛(wèi)老師感慨地說,拉水吃,冬天烤管子的艱苦日子已經成為歷史了,孩子們現(xiàn)在的生活條件已經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且都是政府投資,學校沒有花一分錢。水務局給孩子們辦了件大好事!”
2005年至今:11.1萬師生吃上了放心水
“孩子們是學校的靈魂,再苦不能苦孩子。”對此,石家莊水利技術服務中心主任張素領動情地說,“山區(qū)孩子堅韌好學的個性對我們觸動很大,山里的孩子志氣大,我們想盡辦法也要讓他們吃上水,為他們踏踏實實學習創(chuàng)造好的條件!
據(jù)悉,石家莊市歷來重視農村學校的飲水安全問題,2005年以來,該市已經完成投資3330多萬元,為288個學校建設飲水安全工程,讓11.1萬農村師生吃上了放心水。
來源:中國水利網(wǎng)站 2012年10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