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利網站12月20日訊(記者 王武龍)青海省庫容最大、工程實施難度最高、施工期最短的格爾木溫泉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建設單位克服了高海拔、高寒缺氧及昆侖地震帶施工條件的重重困難,于2011年5月3日正式開工, 2012年12月10日全面完成。該工程總投資9195萬元,建設周期為2年,實際施工期為14個月。它的加固完成并投入運營,標志著格爾木市的農業(yè)灌溉、工業(yè)用水、生活用水及電力設施得到了保障,城鎮(zhèn)防洪進一步加強。
溫泉水庫位于青海省格爾木市東南127公里的格爾木河支流雪水河上,水庫工程由大壩、放水洞、溢洪道三大建筑組成,大壩為復合土工膜防滲斜墻砂礫石壩型,壩頂高程3960.8米,最大壩高17.5米,主壩長880米,總庫容為2.55億立方米,設計防洪水位為3957.4米,地震設防裂度為8度,途經大干溝、小干溝、乃吉里、南山口四個梯級電站,流域面積9374平方公里,為格爾木河上的重要水利樞紐工程。
2010年7月6日,由于頻繁強降雨,格爾木溫泉水庫上游的雪水河遭遇了2000年一遇洪峰,溫泉水庫超過警戒水位,達到庫容極限。而水庫一旦潰壩,格爾木部分地區(qū)水深可達到4米以上,將給青藏鐵路、鹽湖集團水源地、格爾木自來水廠和格爾木機場等造成嚴重損失。為此,國家水利部和青海省水利廳決定對溫泉水庫進行病險水庫除險加固。這次加固的主要建設內容包括:大壩左右壩肩帷幕灌漿防滲處理、大壩壩基混凝土防滲墻加固、大壩(原)溢洪道維修加固、新建1處溢洪道、放水洞維修加固、新建水庫管理房、大壩安全監(jiān)測與水情自動化測報系統(tǒng)工程等。
溫泉水庫管理處與各參建單位克服高寒缺氧、氣候惡劣、工作條件艱苦等實際困難,歷時14個月,圓滿完成了工程加固各項任務。在工程除險加固中,項目法人單位嚴格按照工程建設的“四項制度”執(zhí)行,對工程建設的全過程實行跟蹤管理。資金管理上,實行?、專戶、專人管理,杜絕了截留、擠占和挪用現(xiàn)象的發(fā)生;工程質量上,采取對進場原材料實行“初檢、復檢、終檢”三檢制,工程技術人員與監(jiān)理單位對施工期間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重點部位、重大設施實施24 小時旁站監(jiān)理;質量監(jiān)督中心實行巡查和定期檢查制度,確保水庫除險加固工程質量安全。做到了資金使用安全、工程質量安全、施工人員安全和干部管理安全。為格爾木下游國家重點基礎設施及人民生命財產提供了堅固的防洪安全屏障。
來源:中國水利網站 2012年1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