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帆 侯娜
善治國者必重治水,黃河治理始終是治水興邦的一件大事。
2014年3月,正在河南蘭考調研指導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習近平總書記,專門來到九曲黃河最后一彎東壩頭段,考察黃河防汛工作和灘區(qū)群眾生產生活情況。
2017年5月,李克強總理冒雨到河南封丘縣李莊村考察黃河灘區(qū),并對黃河防汛作出專門指示:黃河無小事,要高度重視防汛工作,堅決克服麻痹僥幸心理,強化備汛,科學調度,確保今年黃河安全度汛。
中央領導對治黃工作殷之切切、厚望如山,成為加快治黃改革發(fā)展的強大精神力量。
黨的十八大以來,黃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牢固樹立新發(fā)展理念,積極踐行新時期水利工作方針,認真落實水利部黨組決策部署,治黃事業(yè)“黃金五年”成就斐然。
戰(zhàn)勝2013年黃河山東段近10年最大洪水過程、2014年嚴重秋汛、2016年和2017年黃河支流汾川河與無定河等建站以來最大洪水;實現(xiàn)黃河干流連續(xù)18年不斷流,黑河尾閭東居延海連續(xù)13年不干涸,引黃入冀補淀送水20.6億立方米,向膠東4市應急抗旱供水11.56億立方米;完成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面積5.76萬平方千米、坡改梯88.59萬公頃;8項重大水利工程和29座大中型病險水閘除險加固工程初步設計得到批復,144個項目順利完工、64個項目有序推進。
……
一串串數(shù)字譜寫了濃墨重彩、慷慨激越的治黃華章,見證著黃河兒女櫛風沐雨、踔厲風發(fā)的風采。
科學防控 防災減災歲歲寧
黃河泛濫曾經給中華民族帶來沉重災難,逐夢安瀾是沿黃人民的千古夙愿。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防災減災工作,強調必須牢固樹立“兩個堅持”“三個轉變”的災害風險管理和綜合減災理念。
5年來,面對黃河流域復雜多變的天氣形勢,黃河防總以防災減災新理念為指引,超前部署、精心組織,有關各方密切配合,團結奮戰(zhàn),奪取了黃河防汛抗旱的新勝利,為流域經濟社會發(fā)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凌汛是黃河的特殊“秉性”,“任性”起來,縱橫肆虐,危害極大。2015~2016年度,黃河最大流凌封河長度達2532千米,為近5年最長。黃河防總實時開展水庫聯(lián)合防凌科學調度,開創(chuàng)了平穩(wěn)的封開河局面。
2017年7月下旬,一次超強降雨過程向晉陜北部、內蒙古中部兇猛襲來,黃河干流吳堡段水位暴漲,無定河等支流水文站點測得建站以來最大洪水流量,形成黃河2017年第1號洪水。
黃河防總密切關注天氣和雨水情變化,密集會商,及時啟動黃河防汛Ⅲ級應急響應,派出工作組趕赴一線,科學調度干流骨干水庫,指導協(xié)調撤離灘區(qū)人員,隨著洪峰安全進入小浪底水庫和異重流排沙出庫,防御黃河2017年第1號洪水取得全面勝利。
精細調度 水潤萬家惠民生
水善利萬物,善治水者必興其利。在當代國人心中,“黃河百害 唯富一套”早已成為歷史。
黃河奔騰不息、潤澤兩岸絕非天公的恩賜,也不是形而上學的習以為常。
一方面黃河流域來水呈減少趨勢,尤其是2014年以來,黃河再次進入枯水期,來水連年比多年均值偏少1/3以上,另一方面沿黃地區(qū)對水資源的需求量急劇增長,供需矛盾日趨尖銳。
就在2014年,內蒙古、甘肅、山西、陜西、河南、山東等。▍^(qū))不同程度遭遇旱情,河南省更是遭遇63年來嚴重“夏旱”。
同年7月,黃河防總將劉家峽水庫下泄流量維持在1100立方米每秒,保障寧蒙和黃河中游地區(qū)抗旱用水;針對河南、山東抗旱急需,精細調度小浪底水庫,7月1日至8月12日,河南引黃灌區(qū)引用黃河水5.5億立方米,1100多萬畝秋作物得以“止渴”。8月3日,黃河防總抬高三門峽水庫庫水位運用,三門峽市居民應急吃水難題得到緩解。
2016年10月底,黃河龍羊峽水庫、劉家峽水庫兩座“水塔”蓄水僅200億立方米左右,為5年來最少。黃河防總成功采用小流量封河措施,科學調度水庫和分洪區(qū),安度凌汛。2016年以來連續(xù)兩年積極開展小浪底水庫汛限水位動態(tài)控制試驗,利用洪水資源化攢厚“家底”。
大數(shù)據(jù)、巨系統(tǒng),精細調度離不開科技支撐。2015年2月,世界上延伸距離最長、輻射范圍最大的水量調度管理工程黃河水量調度管理系統(tǒng)2期建成,并榮獲年度中國水利工程優(yōu)質(大禹)獎,成為全國水利信息化行業(yè)建設項目迄今為止獲得的最高獎項。
從供給側著手,緩解黃河水資源結構性矛盾。截至目前,黃委批復寧夏、內蒙古、甘肅水權轉讓項目50多個,轉讓水量4億多立方米。近幾年,黃委審批的建設項目取水許可申請,運用節(jié)水、非常規(guī)水源和水權轉讓等統(tǒng)籌解決已成常態(tài)。
水量統(tǒng)一管理和調度的成績單還有更多。
黑河尾閭東居延海連續(xù)13年不干涸,西北大湖重拾綠色,“沙起額濟納”已成往事。河口三角洲濕地明水面積恢復到60%,水波瀲滟、鷗鳥翔集。
5年來,引黃入冀補淀5次,送水20.6億立方米,“華北明珠”白洋淀重放光彩,雄安新區(qū)水城共融勝景可期;引黃濟青向整個膠東擴展,至2017年7月,黃河向膠東4市應急供水11.56億立方米。
綜合運用行政、法律、工程、科技、經濟等手段,黃河干流實現(xiàn)連續(xù)18年不斷流,大河奔流、滋養(yǎng)兩岸的傳奇正續(xù)寫新的輝煌。
強力推進 規(guī)劃計劃著華章
謀定局開、慮善以動。黨的十八大以來,黃委黨組充分發(fā)揮治黃規(guī)劃的頂層設計功能和重大項目的牽引帶動作用,重大工程前期成績亮眼。
2013年3月,國務院正式批復《黃河流域綜合規(guī)劃(2012~2030年)》,今后一個時期治黃工作有了綱領性文件。
2016年,古賢水利樞紐項目建議書獲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批復,標志著黃河水沙調控體系中具有承上啟下戰(zhàn)略地位的又一控制性骨干工程前期工作進入實質性階段。
5年來,黑河、湟水、無定河等8條主要河流和跨省區(qū)支流綜合規(guī)劃全部編制完成并通過水利部審查,伊洛河、北洛河流域綜合規(guī)劃已進入批復階段。
5年間,累計有8項重大水利工程和29個大中型病險水閘除險加固工程初步設計得到批復,6項工程列入國家172項節(jié)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落實工程建設投資160多億元。
每一次規(guī)劃計劃的突破,都為治黃藍圖描繪下生動一筆,每一項工程前期的進展,都是治黃征程中一次篤實前行。
強化監(jiān)管 黃土高原換新顏
“生態(tài)興則文明興,生態(tài)衰則文明衰。”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生態(tài)文明建設納入“五位一體”總布局,美麗中國的畫卷正徐徐展開。
5年來,以國家重點工程項目建設為“龍頭”,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效果顯著。共完成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面積5.76萬平方千米,坡改梯88.59萬公頃。
5年間,黃委加強對流域有關。▍^(qū))的國家水土保持重點工程開展督察,并對300多座中型以上淤地壩工程的安全運用工作進行督導,對在建部批生產建設項目監(jiān)督檢查實現(xiàn)100%全覆蓋,有力推動了黃土高原地區(qū)水保工作健康、持續(xù)發(fā)展。
昔日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變成了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黃土高原邁進山川秀美的新時代。
開拓進取 工程建設千帆競
大河之治,始于工程。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加快推進水利工程建設,抓緊用好重大機遇,不能等待、不容觀望。
5年來,黃委共完成工程建設投資101.84億元,以國家節(jié)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黃河下游近期防洪工程為代表的144個工程建設項目圓滿完成,64個項目有序推進。
2016年3月,人勤春早、弱水歡歌,黑河干流首座控制性骨干工程黃藏寺水利樞紐正式開工建設。
一條條逶迤向前的大堤,一座座巋然屹立的控導,一個個潤澤城鄉(xiāng)的涵閘,譜寫著興水惠民的時代強音。
全面推行河長制,是一場涉及流域體制機制的重大改革和實踐,考驗著黃河人的責任與擔當。
第一時間,黃委高位推動,成立全面推進河長制工作機構,明確工作思路,細化任務及分工,積極主動作為,協(xié)同推進落實河長制工作。
印發(fā)黃河流域重點關注河湖名錄,建立流域(片)省級河長制辦公室聯(lián)席會議制度,研究編制直管河湖“一河一策”方案,精心組織策劃,開展督導檢查……黃委全面推進河長制工作按下“快進鍵”、步入快車道。
多措并舉 依法治河盾更堅
治河管河,法治先行。黨的十八大以來,法治力量成為黃河河道管理愈發(fā)靚麗的風景。
法律法規(guī)體系逐步完善。黃委全面推進依法治河管河實施方案、黃河流域省際水事矛盾糾紛指導意見相繼出臺,黃河法、黑河流域管理條例積極推進。2017年3月,《河南省黃河防汛條例》正式實施,又一個流域。▍^(qū))以立法形式規(guī)范和加強黃河防汛工作。
綜合執(zhí)法能力明顯提升。組建專職水政監(jiān)察大隊56支,編制增加一倍以上。建成執(zhí)法巡查監(jiān)控系統(tǒng)、黃河下游西霞院至河口河道遙感監(jiān)測系統(tǒng)、定點視頻監(jiān)控系統(tǒng)。深入大河兩岸開展宣教活動,使法治精神走進千家萬戶,黃委普法辦等4家單位獲“全國六五普法先進單位”。
侵占河道行為有效遏制。2013年以來,依法查處各類水事違法案件4533起,取締非法采砂場533個,清除阻水林木20余萬株、非法采淘鐵砂船369只、違章建筑458處,一批久拖未決的“老大難”問題有效化解。加大水事糾紛排查力度,維護了和諧的水事秩序。
潛心篤志 科技創(chuàng)新碩果豐
科技創(chuàng)新,是實現(xiàn)黃河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的必由之路。治黃科技需求在哪里,科技創(chuàng)新的戰(zhàn)場就在哪里。
把治黃戰(zhàn)略及重大技術研究作為主攻方向。深入開展黃河水沙變化、人民治黃70年黃河治理開發(fā)與保護效益分析、治黃工作服務國家“一帶一路”戰(zhàn)略等專題研究。
強化國家級重大項目立項申報!包S河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優(yōu)化及綜合調度關鍵技術”等3個項目獲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項目批準,“十三五”期間黃委承擔的國家級重大項目取得了歷史性重大突破。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國家自然基金等獲得上億元中央財政經費支持。
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后一公里。在科技進步獎中增加推廣應用類成果,對優(yōu)秀成果進行獎勵。加大科技成果推廣應用力度,出臺《黃委科技成果推廣應用指導意見》,召開全河首次科技成果推廣應用現(xiàn)場交流會。2016年共有29項成果經專家評選列入首批指導目錄,優(yōu)先進行轉化應用。
讓治黃注入信息化的“基因”。“黃河一張圖”功能不斷完善,水沙情勢感知能力進一步提升,信息資源共享和防汛、水量調度、水土保持等主要業(yè)務應用系統(tǒng)集成初步實現(xiàn),有力支撐和帶動了治黃現(xiàn)代化。
從嚴從實 黨的建設氣象新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黨的十八大以來,黃委深入貫徹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著力為治黃提供堅強政治保障。
用好思想建黨這個傳家寶。黨的十八大以來,黃委黨組舉辦中心組(擴大)集中學習99次,開展集中研討21次。以此為帶動,全河上下積極參與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自覺用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這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理論武裝頭腦。
牽住責任落實這個“牛鼻子”。成立黃委黨建工作領導小組,做到組織領導、人員編制、活動經費、組織保障四落實,形成黨組負總責、直屬機關黨委具體抓、基層黨組織抓落實的工作責任體系。
嚴格黨內政治生活這個關鍵。認真落實“三會一課”制度,黃委黨組書記、主任岳中明連續(xù)兩年率先講專題黨課,黃委黨組成員兩年來前往基層聯(lián)系點和所在黨支部講黨課共計28次。高度重視開好專題民主生活會,2014年以來(不含2017年),黃委黨組共提出整改任務150項,整改完成率98%。
夯實組織建設這個奠基石。順利召開中共黃委直屬機關第四次代表大會,實現(xiàn)各支部書記由部門主要負責同志“一肩挑”。規(guī)范黨員黨費測算和收繳,組織開展黨費補交。17個機關部門支部與36個基層黨支部開展共建,推動黨建工作向基層延伸。
用好黨內監(jiān)督這把“利器”。建立“四種形態(tài)”情況月報告制度,動態(tài)掌握領導干部相關情況。拓展信訪舉報渠道,創(chuàng)新開展異地交叉紀律審查。及時通報典型問題,近4年集中通報案例60起。2016年以來,黃委組建13個巡察工作組,對17個委屬單位全面“體檢”,發(fā)現(xiàn)各類問題383個,移交問題線索64個,向被巡察單位提出加強和改進工作的意見建議183條。
孜孜探索 治黃思路與時進
2016年10月,在紀念人民治理黃河70年之際,陳雷部長就進一步做好治黃工作做出重要部署,要求以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新發(fā)展理念和新時期水利工作方針,進一步豐富完善新時期治黃思路,協(xié)調解決流域水資源、水環(huán)境、水生態(tài)、水災害問題。
黃委黨組對此高度重視,多次研究、集思廣益,在2017年全河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出“維護黃河健康生命、促進流域人水和諧”的治黃思路,作為指導當前治黃工作的基本遵循。
繼承是發(fā)展的基礎,發(fā)展是為了更好的繼承。
一方面,黃河健康指標有所改善,但用大縱深的時空坐標審視,黃河自身的“傷痕”還未根本撫平。旗幟鮮明地維護黃河健康生命,是黃河代言人的首要目標。
另一方面,流域省(區(qū))經濟社會發(fā)展和生態(tài)改善對黃河的需求更趨廣泛,高擎人水和諧的旗幟,理所應當成為治黃追求的最高境界。
5年奮進路,一曲唱輝煌。黨的十八大以來,黃河治理開發(fā)保護與管理足音鏗鏘、成就非凡。
翹望東風至,可待滿園春。在黨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治黃事業(yè)必將更加異彩紛呈。
來源:中國水利網站 2017年10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