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冰葡萄園
中國水利網站12月29日訊 (通訊員 徐海平)“以前的溝渠送水,走的是明渠,澆一次水不是這里開口跑水,就是那里水量不夠,每次灌溉下來,最少需要動用30個人看護渠邊。現在有了PVC管道地下送水,水泵加了變頻器自動控制水壓,每次澆水只需要3個人,1個人負責開啟水泵,2個人在淤背區(qū)負責開啟水龍頭,出水量還可以根據用水需求量適時調控,既節(jié)水又省力! 山東淄博高青縣雪桃種植大戶李雪堂一臉高興訴說著。
灌溉設施薄弱是影響高青黃河段淤背區(qū)效益發(fā)揮的最大硬傷。原有灌溉設施大多建于20世紀八九十年代,普遍標準低、配套差,老化失修、灌溉效率低,人工需求量大、水資源浪費嚴重,特別是每年都要對灌溉溝渠進行修繕、清淤,管理成本極高。今年,高青河務局經過多方論證和技術研究,引入先進的水利灌溉設計理念,先后投資400余萬元,在淤背區(qū)率先實行了PVC管道輸水,高標準配置安裝全新的灌溉設施,灌溉費用節(jié)約了50%以上,水源保證率提高到100%,徹底告別了黃河淤背區(qū)灌溉溝渠送水的歷史。
筆者從高青河務局經濟辦公室了解到,目前高青河務局淤背區(qū)已建設桃園350余畝,梨園230余畝,葡萄園200畝等,各種樹木呈立體化園林式栽植,風景獨特,每逢周末前來休閑采摘觀光的游人絡繹不絕。如今,高青河務局的淤背區(qū)果園采摘產業(yè)將黃河治理開發(fā)的經濟效益、生態(tài)效益與旅游觀光項目發(fā)展融為一體,成為黃河岸邊一處靚麗風景。
來源:中國水利網站 2016年12月29日